联系热线:0519-86196616

首页 > 生命科学

国家一级学科首席科学家、北京化工大学原学术委员会主任金日光教授在发明高分子材料流动改性剂时,发现一种能吸附于固体表面的液晶态水的构象,可以用来活化各种填充材料表面(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发现在某些条件下液晶态水分子作用于石英毛细管表面上,在600~700℃下还不解吸),在多层次包覆的条件下大幅度改善材料流变性能。这种“液晶态水”很可能就是人类及一切生物体生长所需的生命之源。在金日光教授的指导帮助下,经北京群子生命动力技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多年的研究,运用高新流变技术,从天然无毒矿石中高温注氧抽溶,并经模拟地磁剧变的交变强磁场作用,成功地获得了这种特殊结构的水聚体(“液晶态水”)。它是一种具有高能态、多功能的含水离子络合物浓缩液。由于这种浓缩液内含20多种生命相关元素及生命动力元素,当其相对含量和*含量达到临界状态,并用水稀释500~2500倍时,通过顺磁共振谱可以发现能形成羟基自由基,产生大量的生态氧。由于经过类似远古地球磁场大变动的交变强磁场工艺,这种浓缩液上千倍稀释之后,水的内在结构改变,17O核磁共振谱图变得很窄,说明长链的水分子线团结构被各种离子所打断,并以生命动力元素离子为中心,有约6个左右的水分子,连同生命动力元素一起极易渗透到生物细胞中,易于生命体吸收。使水中金属离子和若干水分子凝聚的小群子具有特别重要的生命动力功能,我们把它命名为“生命动力素”。生命动力素的研究和应用为生命动力学科学创新体系的建立提出了理论依据,生命动力素的发现是近年来从生命构成的基本元素中寻找生命体赖以生存、发展、进化的“催化、激活、动力源泉”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